政策法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遼寧職業學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024-7286066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傳真:024-7286166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嶺東街一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郵編:1209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郵箱:lnvcbgs@163.co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院網址:http://www.e4852.com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  當前位置:首頁 > 參考資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面臨五大難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    來源:    時間:2014-10-10 20:44:5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施建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重新考量大學與政府、大學與市場、大學與社會的關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很多學術權威都沒有行政職務,但名聲非常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要進一步改革大學的基層學術組織結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●加大學校人力資源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第一批試點高校已由26所擴大到32所。建立現代大學制度,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修訂大學章程。今年1月1日,《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》正式實施。就此,記者采訪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施建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問:現代大學制度的內涵體現的是一種法律關系,通過法律主體、客體和內容,以制度章程的形式予以規范;局贫扔兴拇髼l,即黨委領導、校長負責、教授治教和民主監督。您怎樣理解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意義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:作為一個制度體系,現代大學制度是有公共規則的,同時也是當代性的,它也是在不斷變化發展著的,F代大學制度就是當代大學的管理模式,它有一些公共特征、公共規則來加強大學的規范管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原因,第一,這是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)》的戰略部署。第二,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。第三,要為當前形勢下教育改革提供機制體制保障,通過適當的機制來確保形成“學術自由,學術探索,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”的環境。第四,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,用現代大學制度確保大學的科學發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我看來,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意義就在于,調節大學各方面的權利、責任與義務,使之相互配合,從宏觀微觀各個方面對權責利進行調整。權利與責任是對等的。光有責任沒有權利會造成權利失控,光有權利沒有責任辦不成事。責任與利益要掛鉤。實際上,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權利、責任與利益均衡的和諧的分層分權的機構,有利于為大學的發展建立一個穩定和諧的格局。建立現代大學制度,就是用一個框架來規范、約束和管理秩序。有序有利于學校的和諧與穩定。建立好這種制度也能平衡好利益主體的關系。除此之外,分配制度、激勵制度也是制度規范的內容。平衡利益主體關系,建立穩定且相互信任的合作團隊,建立經濟與法律責任制體系,民主參與、權力公開、利益合理、以法維權,這些都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意義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問:建立現代大學制度,是在國家法律的規范約束下,調整大學與其他利益主體的關系。您認為,建立現代大學制度,應當怎樣處理哪些關系?比如說大學與政府、大學與市場的關系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:建立現代大學制度,這是調整大學內部相關利益主體法律關系的一個制度性安排。在這個過程中。我們面臨以下幾個難點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,大學與政府的關系。大學與政府究竟是什么關系?實際上,如何落實大學的自主權正是制度改革的一個難點。我們要思考:一個大學是不是要有特色?是不是全中國的大學都要辦成同一個模式?如今我國教育上有許多評估,一評估下來就變成了同一個模式。我們應把大學辦得有自己的特色,不能辦成統一模式,大學不是標準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個難點是去行政化,即內部行政級別問題。這一問題引起了新聞界的熱議。行政權力應該怎么規范?怎樣使行政權力有效運轉以保障學術權力的運作?縱觀我國過去以及西方的一些大學,很多學術權威都是沒有行政職務的,但是名聲非常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個問題,大學與市場是什么關系?如今這種關系比較復雜。我們既要遵守市場的運行規則,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市場走。比如,市場的菜品漲價,學校食堂的菜價也跟著漲。為了穩定學校秩序,保護學生利益,我們建立菜價平抑基金,用于補充調節學生食堂菜價。這是違背市場規則的,但是沒有辦法,學生飯菜價格必須保持平穩。這涉及學校的穩定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個問題是高校產業化的問題。我之前多次提出,學校不再辦產業。校辦企業就是校有企業,把學校作為企業運營,這樣是有巨大風險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個問題是大學與社會。我們應當規范制度,加強服務社會這一功能。在我們學校里,這體現為服務于商務部等相關部門。尤其是在商務部、教育部兩部共建我校之后,這一功能進一步得到強化。服務于社會是我們學校的特色與強項,我們應當繼續保持,保證我們科研的重點方向,確保我們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問: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、實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職能的基本準則。高等學校應當以章程為依據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及規范性文件,實施辦學和管理活動,開展社會合作。請您介紹,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怎樣制定章程?加強大學管理,還需要怎樣的努力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:當前,核心內容就是建章立制,即建立大學章程。只有通過確立制度來約束行為,才更有利于學校的發展。教育部這次對章程的內容體系、章程的程序和規則都進行了統一的規定。因此,我校章程的制定,有規定動作也有結合學校辦學特色的自選動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章程的內容,一個是大學的辦學地點、名稱、;招8璧葘W校標志物、學校的性質、發展定位、培養目標、辦學方向;經審批機關核定的辦學層次和規模;主要學科門類、學科設置、調整的原則和程序;學校各類不同層次、類型、形式的教育的辦學性質、目的和要求;領導機制、法人、組織機構,決策機制、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,內設機構的組成、職責、管理體制;學校經費的來源渠道、財產的性質、使用原則、管理制度、接受捐贈的辦法和規則;學校舉辦者對學校的管理和考核方式、標準;學校負責人的產生和任命機制、舉辦者的投入與保障機制……章程的基本內容是有規范的。我們在規范的基礎上計劃先起草一個《對外經貿大學章程草案》,根據這個草案我們要提交各種會議來討論,最后形成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章程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學的管理涉及幾個方面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,大學的決策與管理。這就是我們講的領導力。決策能力、創新能力,它的本質就是領導能力。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,要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,完善和推進黨委領導、校長負責、教授治教、民主管理的內部管理機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,要進一步改革大學的基層學術組織結構。整體思考設計學院、系、中心、研究所等學術組織的目標定位、功能劃分與資源配置,F在我們大的方向是,以學院為實體,系是虛體,中心是虛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,加大學校人力資源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。比如績效工資,現在我們行政人員的績效工資沒有到位,存在分配中的低谷,必須進行校內調整。因為老師有課時工作量和科研獎勵等,有一定程度的績效補貼。但是學校整體的績效工資沒有到位。我們在分配制度上過去留下個缺口。這個缺口的存在,是因為一直在等教育部出臺績效工資分配方案。分配制度如何改革,當前至少我們要確定一些改革分配的原則、思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,加強大學文化建設。獨立的大學精神,自由的學術思想,求實的學術環境,純凈的學術心態,追夢的學術素養,這些都是文化特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,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學科基地建設形成制度體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,在財產,資產,產業管理等方面結合高校特征建立運作和控制機制,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降低財務風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見,現代大學制度體系是這樣的,從決策制度,到制度建設,到管理制度,到校務公開,F代大學制度與校務公開是緊密結合的。涉及學校改革的重大內容和改革建設的重點問題、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,都要按照一定程序予以公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大學章程制定的理性思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返回列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